一、硒
2-6周齡易發病,由于缺硒引起外周血管通透性增大,紅細胞及其它血液成分大量滲出,內側皮膚水腫呈蘭綠色膠凍狀,雞冠、髯蒼白。綠褐色或乳白色稀便。
預防:亞硒酸鈉 0.1mg/kg飼料
維生素E 20 ml/kg飼料
治療:亞硒酸鈉 5mg/只雞
維生素E 300 IU/只雞
二、維生素E
3-6周齡易發病,由于Se、VE缺乏,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大,在內側引起水腫,呈青色或藍色,與缺硒不同的是兩腿水腫。
預防:雛雞 維生素E 20 IU/kg飼料 亞硒酸鈉 0.2mg/kg飼料
成雞 維生素E 10--20 IU/kg飼料 連用2-4周
三、蛋白質
生長發育遲緩、皮下水腫、貧血、虛弱、抗病力弱、易患病。
防治:調整飼料蛋白質含量18--20%,且動物飼料高于2.5%。
四、錳
雛雞飛關節腫脹,觸摸有波動感,不能行走。胚胎腹部水腫。
防治:調整飼料Mn含量55--60g/噸。
五、維生素B1
由于飼料中維生素B1含量低導致水腫。
防治:調整飼料維生素B1含量g/噸。
六、管理和環境因素
由于管理不善(注射免疫)局部感染引起水腫。
七、疾病
SHS、AI、IC、MG、FC(霍亂)、腎炎、大腸桿菌、心血管病等。